杜承南
  中國是詩的國度,向來以詩歌吟詠情性,陶冶情操。早在《毛詩序》中,先賢就提出了“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的詩學觀點,孔子更從詩教育人的角度,強調“不學詩,無以言”。中華詩脈淵源流長、傑作迭出,從《詩經》質朴自然到楚辭華美浪漫,從唐詩奇絕燦爛到宋詞婉約清新,美輪美奐,許多耳熟能詳的詩歌猶如一朵朵奇葩,綻放在中華文學的百花園裡,爭奇鬥艷,歷久彌香。
  相對於鴻篇巨制,古典詩歌中的小詩容易為人忽視,不過它們自有其獨特的魅力:短小的篇幅達到了語言精美的極致,且能以有限的音韻和無窮的意象傳達出內心世界的微妙而又深沉的情感,讓人陶冶心性,返璞歸真,在世俗的世界尋找到精神的後花園和心靈的皈依地。
  英材先生多年來留心古典詩作中的精品小詩,在其中悠游憩息,流連沉醉。現在,他將歷年收集的小詩匯成一冊,結集為《歷代小詩五百首淺註簡析》出版,囑我作序,我以年邁筆鈍婉辭未果,盛情難卻,姑且援筆而勉為之。
  《歷代小詩五百首選析》》精選古典詩歌中的小詩,從浩瀚的詩歌海洋中打撈出一顆顆晶瑩璀璨的驪珠,讀者從中可一窺數千年來人類心靈演化的軌跡和情感變遷的過程。這項工程可謂浩大艱辛,體現了編選者對詩歌的獨到見解和透徹感悟。
  此書的最大特色是分門別類,主題鮮明:既有慷慨激昂的憂國憂民、豪邁悲涼的邊塞放歌,又有含蓄委婉的真情獨白、沉鬱凝重的懷古憂思,還有抒發對自然熱愛的山水名篇、以及表現日常生活的閑適即興、言簡意深的哲理思考……所選詩歌精品經歲月淬煉仍熠熠生輝,以“嫻熟的形象語言,原創性、認知能力、知識以及豐富的詞彙”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為不朽的經典,讀者開卷讀之,如在“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踏入寶山,定覺琳琅滿目,珠璣盈懷,決不會空手而還。
  詩選還附有賞析品讀,編選者對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藝術特色、寫作技巧諸方面進行了扼要的剖析,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吟詠、反覆領略其中的濃情妙意。值得一提的是,編選者在參照歷代鑒賞家意見的同時,還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持之有據,自成一說,讀者諸君定會有所領悟,當如醍醐灌頂,耳目為之一新。
  環顧當今,經濟水平突飛猛進,物質生活大為提高,然而在精神領域,卻是人心浮躁、唯利是圖、弄虛作假、低俗成風,亂象叢生,荒誕無稽,令人瞠目驚詫,憂心如焚。這一切或許與缺少詩歌的哺育引導有關。作為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詩歌,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心靈憩所、照亮人生的盞盞燈火、溫暖心靈的縷縷陽光。一個國家缺少了詩歌,就像樹林中沒有鳥鳴,草葉上沒有露珠,山谷里沒有清泉,春天裡沒有花朵。英材先生年逾八旬,苦心孤詣編選《歷代小詩五百首選析》一書,正是希望中華兒女能夠去掉浮躁、暴戾之氣,詩意盎然地棲居在神州大地。我們相信,讀者當能從本書中感受到這一份沉甸甸的期望。筆者衷心希望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朋友通過閱讀這本選集,張開詩歌的羽翼,讓心靈自由翱翔,享受詩意豐沛的無窮美感,飽覽詩歌世界美不勝收的旖旎風光。
  (作者系重慶大學教授)  (原標題:言近旨遠 語短情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f71tfg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